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正文

电动汽车产销猛增 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时间:2015-06-26 14:17:3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84   次

电动汽车,电动轿车

前5月生产逾5万辆增近3倍,正加速驶入全球**阵营

工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36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与国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用全球少有的加速度驶入世界的**阵营,成为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载体。

或成中国制造新亮点

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成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个十年蓝图。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信息部主任沈承鹏认为,其中提出的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词,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球**的汽车电子公司之一,英飞凌中国汽车电子业务负责人徐辉认为,目前电动汽车领域中,电机、电控、电池的本土生产制造和设计能力都不落后于国际水平,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产业自主研发**的体现。

沈承鹏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为目前业界还在争论不休的"新能源汽车是不是我国汽车发展方向"的问题打上了句号,也给了已在新能源领域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的企业定心丸。

记者从北京、深圳多家新能源车企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热销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都供不应求,很多工厂都已满负荷生产。"传统车领域国外有着百年发展历史,我国'超车'难度太大。"北汽新能源汽车总经理郑刚说,"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家都是5年前起跑,特别是纯电动技术路线,完全抛弃对我国产业软肋的依赖,所以**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智能制造是产业短板

当下我国新能源车企正在走出自己的特色,但发展并非一日之功。在面临的引导消费、充电设施、核心技术等众多挑战中,技术仍然是*让人揪心的。

专家指出,要想让新能源汽车成为制造强国的载体,电池、电机、电控三大关键技术仍需突破。例如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电子模块,国内少有厂商能量产,因此国内主流的整车厂商,都在采用外国产品。

此外,新能源汽车对半导体的要求明显提高。根据英飞凌提供数据,2015年全球平均每辆车的半导体元件成本,混合插电和纯电动汽车接近700美元,是普通车的两倍多。然而,我国的芯片进口量大已是不争事实,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含量大幅增加,给制造强国大战略提出了挑战。

电动汽车,电动轿车

同时,智能制造水平也是产业短板。郑刚说,近年我国汽车大规模流水线制造水平已和国外接近,但智能制造差距还很大。徐辉认为,要达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还需在生产、系统调试、零部件生产等环节,都达到智能化生产,这仅是*基本的要求。

发展具巨大想象空间

自主研发是挑战也是机遇,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的问题将给中国制造强国带来重要启示。

据了解,无论是联网化还是车内娱乐系统,我国研发和生产能力都无疑是全球*强的,因此这将成为中国超越全球汽车行业的突出亮点。徐辉说:"车厂应该更加坚决地走自主研发的路线,如果总以国际厂商为主导,会渐渐分散弱化技术水平。"

沈承鹏表示,《中国制造2025》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等都占有很大篇幅。其中,作为智能制造的产品和信息化的承载平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必然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它承载着智能制造、互联网和信息化,并将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相结合,共同发展。

沈承鹏说,《中国制造2025》的描述,给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一个很准确的定位,也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当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最新文章
 

1 热烈欢迎加纳客
 

中加关系以传统友谊为基石,以务实合作为引
 

2中埃贸易是一带一
 

中国与埃及的贸易关系是"一带一路"倡议下
 

3中国是朝鲜最大的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
 

4中黎合作涵盖多个
 

中国与黎巴嫩的合作关系涵盖多个领域,尽管
 

5携手共进/合作共
 

2025年4月15日,奇瑞集团领导一行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