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正文

为电动车“乱”与“惑”“正名正道”

时间:2015-05-22 14:06:0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222   次
说了,可收效甚微。
 
说起电动自行车事故频出,机动车主认为交警偏袒电动自行车,处罚的太轻。然而,在现实的交通生活中,电动自行车因其违法成本低、违法行为取证困难、驾驶人无法接受处罚等特点使交警部门对路面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管理很难落实。
 
电动自行车“摩托化”程度越来越高,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电动自行车不需上牌登记,很多电动自行车速度普遍超过规定的20公里时速,一旦发生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远大于自行车,极易失控发生交通事故。加之电动自行车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装置,俗称“肉包铁”,极易造成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发生。
 
在国家没有统一规范、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学习借鉴的情况下,要管好这么庞大的电动自行车群体,难度非常大。光靠交警一家的力量无法做到,必须依靠各级各有关部门,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才能取得成功。
 
在4月份南宁电动车整治中,南宁交警通过动员组织广大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劝导引导,及时纠正交通违法行为,旨在发挥他们的带头引导作用,促进全社会形成文明交通新风尚,将南宁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大整治不断引向深入,为建设“美丽南宁”“花样南宁”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如何治理电动自行车上路乱象,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有市民提出应该从源头上避免超标电动自行车流入市场,,还有不少市民认为,对于电动自行车违规现象居高不下的实际情况,应该对电动自行车加强相关的培训考核。
 
同时,在电动车整治过程中,网友们纷纷发出呼声:电动车是草根代步工具,不是一句禁就可以解决的,一味地就想着限制电动车,有为电动车想过出路吗?重点是要对电动车非法营运、进入限行路段、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利用电动车实施飞车抢夺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大规模、全天候整治。
 
为电动车“正名”“正道”
 
对于电动车整治,应该是把车管起来,而不是限起来,把所有的电动车摸清底细,符合标准的都上牌,形成一个规范。现在电动车乱窜是因为管不了它,为什么过红绿灯的时候机动车要停下来,因为车牌被拍照了要罚款,电动车敢乱窜是因为它没有牌照,没有任何成本。另外,老百姓根本搞不清楚电单车合不合规矩,统一挂了牌之后就清楚哪个是合法的,哪个是不合法的。没有老百姓想故意去违法,关键是没有给他们指明方向具体该怎么做。
 
在现实的交通管理工作中,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不可能逐一查处,但是对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商进行源头管理更易操作。所以,国家首先要加强对厂商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标准进行生产,为电动自行车“正名”,避免其向轻摩方向发展。其次,交管部门可比照机动车的管理模式,针对目前已经购买的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由车主到交警部门办理注册登记、上车牌、发执照后方可上路行驶,为电动自行车的“身份”正名。
 
现在电动车就像没有任何约束的蝌蚪,想游到哪儿就游到哪,基本上是一个真空状态,没法抓。只有将电动车实行上牌,将个人信息跟征信系统都挂钩,那他今后就不敢乱来了。
 
以上海为例,电动车是实行上牌管理的,对于电动车先进行立法,然后在一定期限内对第二类电动车发放临时牌照,设定过渡期,规定几年后淘汰;而危害性**的“酷车”则进行严打,路上要查扣,商家也要禁售。对于电动车整治,各省市可以借鉴学习上海模式。
 
在为电动车“正名”的同时,还应该要想到解决道路基础设施问题。由于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滞后,罕见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屡屡发生的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相撞车毁人亡的恶性交通事故,只是电动自行车无道之“伤”的一个缩影。
 
所以前提是要让市民有使用电动自行车的道路条件,要是连这个基本条件都满足不了,还谈何整治?因此,在不断扩大机动车道路的同时,应当给非机动车留有道路空间,特别是公共交通普遍不够发达的中型城市,非机动车有路可走是保证其道路交通安全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电动车已经成为交通运输和代步工具的生力军。由于发展迅猛、管理跟不上,一时间几乎失控,它们已经变成了新的马路杀手。要想治理好,必须在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下进行,下大力气才行。
 

最新文章
 

1 热烈欢迎加纳客
 

中加关系以传统友谊为基石,以务实合作为引
 

2中埃贸易是一带一
 

中国与埃及的贸易关系是"一带一路"倡议下
 

3中国是朝鲜最大的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
 

4中黎合作涵盖多个
 

中国与黎巴嫩的合作关系涵盖多个领域,尽管
 

5携手共进/合作共
 

2025年4月15日,奇瑞集团领导一行莅